3月14日,家住銀川市金鳳區紫園三區老黨員何新民和蔡亞柱早早就去社區報到,報名參加卡點執勤。
退休3年,蔡亞柱的養老金已從4100元漲到4600元。“手頭寬裕”讓蔡亞柱可以出來做點自己喜歡的事。
在蔡亞柱的記憶里,退休之前,他很少笑。妻子早早就下了崗,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孩子還在上學,正需要用錢。有十多年的時間,蔡亞柱每個月2200元的工資是全家唯一的收入來源,生活過得捉襟見肘。“一年到頭就一身工裝,沒錢買衣服。餐桌上見不到一點葷腥,啥菜便宜買啥菜。”蔡亞柱說,“家里的電視用了20多年,用壞了沒辦法修,為了換一臺1000多元的新電視,我和老伴猶豫了一年才買。”讓蔡亞柱沒想到的是,生活遠比他想象的還要艱難。妻子突然得了帕金森病,需要長期服用藥物。老伴一千多元的藥費、兒子六七百元的學費,除去必要開支,蔡亞柱工資已所剩無幾,逢年過節甚至需要靠兄弟姐妹的接濟。
生活的艱辛讓蔡亞柱彎下了腰,他沒想到的是,這一切在退休后有了轉機。“2020年,我年滿60歲,從公司退休。在領到養老金之前,我想著自己工齡有43年,應該能領到3000多元,沒想到的是,我第一個月領了4100元,當時高興壞了。”老伴退休后也拿到了3300元的工資,蔡亞柱家的收入一下子從2200元增加到了7000多元。“養老金還在連年漲,我們現在的生活非常幸福,想吃啥吃啥,想買啥買啥,不用再辛辛苦苦、扣扣索索過日子。這兩年,我帶著老伴四處旅游,走了很多地方。”去年,蔡亞柱沒有任何猶豫地買了一臺55寸的大電視。
據悉,截至2021年年底,我區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最低繳費檔次由100元調整為200元,第8次調增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為47.48萬城鄉居民每人每月調增基礎養老金5元,調整后人均養老金達到229元。連續17次調整企業退休人員、6次調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月人均調增160元,增幅4.5%,68.57萬退休職工受益。
74歲的何新民已經退休14年了,養老金從每月2800元漲到了5600元。“我老伴的養老金有4000多元,我們兩人一個月就有過萬的收入,吃穿不愁。”生活有了保障,何新民開始自找樂子豐富自己的退休生活。他成為紫園三區黨支部書記和紫園社區講師團講師,積極參與社區組織的各項活動。他還參加了老年人自發組織的合唱團、管弦樂團、社區演出隊,四處演出。“每年都有好幾百場的演出,生活過得充實又快樂。”何新民說,“現在的老年人過得很幸福,國家給足了生活保障,我們只需要把自己過開心活充實就行。”(記者 智慧 文/圖)
疫情防控期間,蔡亞柱(右)主動報名參加志愿者,在小區門口為來往居民測溫。